应变局 谋大局 开新局

行业资讯  |  2023-07-07  

摘要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驱动,动力储能双赛道市场容量持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22-2030年动力锂电池增长近5倍,储能电池增长近8倍,2030年锂电池出货将达3.5TWh。

 

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背景来看,经历上半年产能过剩阵痛,锂电产业进入深刻变革。行业增速放缓带动锂电企业产能利用率下滑。在材料方面,市场竞争加剧亦引发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价格持续下跌。

 

在近日举办的产业峰会上,张小飞博士发表了主题为“应变局 谋大局 开新局”的演讲。

张小飞表示,锂电产业风云搅动,行业从跑马圈地的上半场转变到优胜劣汰的下半场,价格、成本、订单的竞争越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价格战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行业投资回报率降低

 

应对产业新一轮周期,锂电企业需推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整合资源端,降本原料成本。另外企业也需要对原有产线加强技改,从而降本增效形成市场竞争力。

 

张小飞进一步提及,产能结构性过剩下,优质产能重要性凸显。契合下游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诉求,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迭代不容忽视。

锂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历行业大规模扩产,行业竞争不断升维。

 

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2022年以来,行业产能急剧扩张。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约为480GWh,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上险量)约260.94GWh,行业整体库存压力偏高。

 

这也导致今年一季度,下游需求端收缩,锂电产业上下游库存压力陡增。库存压力传导,企业开工率普遍不高,不同企业为消化库存竞相降价抢订单,行业整体利润摊薄。

 

时间划至4、5月份,锂电产业排产回升,GGII数据显示,5月份锂电池排产环比增速超40%。

 

不过,张小飞提及,尽管锂电产业目前排产有所回升,但总体上看,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并未改变,特别是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依旧激烈。

 

相比于动力电池市场,储能市场表现更为亮眼,成为驱动锂电产业的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22-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有望增长近8倍,增速明显快于动力电池出货。

 

张小飞还表示,以储能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已吸引一众锂电巨头的布局。主要电池企业的储能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不断提升。随着锂电巨头在储能市场加大布局,2023年H1储能市场CR5集中度从2022年70%提升至75%。



产能过剩引发行业一系列挑战,其中突出表现为锂电不同环节企业价格战不断,进而摊薄行业整体利润。

 

相关数据显示,正极材料中,811型高镍三元电池价格预计从2022年Q4的41万元/吨跌至下半年的20万元/吨,动力铁锂材料预计从2022年Q4的16万元/吨跌至下半年7万元/吨。

 

此外,包括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在内的锂电四大主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张小飞表示,应对锂电产业变局,穿越产能过剩周期,重点在于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锂电企业而言,降本增效的手段包括加强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产线技改等。

 

在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上,正极材料厂商可直接布局锂盐资源,降低原材料成本;负极材料厂商加快石墨一体化产线建设;隔膜企业从第三方代工向基膜涂覆一体化发展;电解液企业可实现从六氟磷酸锂到电解液配方的一体化布局。

 

通过上下游一体化布局,锂电企业可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业闭环优势,并降低原材料成本。

 

另外,降本增效要求锂电企业进行产线技改当前锂电产业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稀缺。企业通过产线技改,不断淘汰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不良产线,切换到更规模化、更高效、更专业的产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摆脱产能过剩困扰。

产能过剩引发行业一系列挑战,其中突出表现为锂电不同环节企业价格战不断,进而摊薄行业整体利润。

 

泽诚自动化设备相关数据显示,正极材料中,811型高镍三元电池价格预计从2022年Q4的41万元/吨跌至下半年的20万元/吨,动力铁锂材料预计从2022年Q4的16万元/吨跌至下半年7万元/吨。

 

此外,包括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在内的锂电四大主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张小飞表示,应对锂电产业变局,穿越产能过剩周期,重点在于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锂电企业而言,降本增效的手段包括加强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产线技改等。

 

在上下游一体化布局上,正极材料厂商可直接布局锂盐资源,降低原材料成本;负极材料厂商加快石墨一体化产线建设;隔膜企业从第三方代工向基膜涂覆一体化发展;电解液企业可实现从六氟磷酸锂到电解液配方的一体化布局。

 

通过上下游一体化布局,锂电企业可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产业闭环优势,并降低原材料成本。

 

另外,降本增效要求锂电企业进行产线技改当前锂电产业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稀缺。企业通过产线技改,不断淘汰高能耗、高成本、低效率的不良产线,切换到更规模化、更高效、更专业的产线,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摆脱产能过剩困扰。


从终端市场需求来看,基于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的要求,新材料、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备受市场关注。

 

另一方面来看,当前锂电产业在大规模扩产后,同质化竞争严重,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不仅契合下游需求市场,也可以帮助锂电企业构筑差异化竞争能力,摆脱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从电池技术路线上看,固态电池、4系及以上大圆柱电池、钠离子电池成为热门路线


 以大圆柱电池为代表的技术路线引领行业变革,产业化不断迈进,也需要警惕市场过热的情形。从趋势上看,大圆柱、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在实际的量产过程中,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中,依旧存在良率低、成本高等诸多痛点。

 

新材料方面,张小飞表示,以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富锂锰基、PAA粘结剂等为代表,驱动锂电产业细分赛道高增长。

 

以复合集流体为例,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的应用,带动锂电池高安全、轻量化。终端车企,尤其是高端品牌对复合铜箔、复合铝箔的量产需求明确,车企、电池厂商、材料厂商已积极推动复合集流体的量产。数据显示,2025年,复合集流体总体出货预计超15亿平方米。

 

在张小飞看来,面对行业新一轮变化周期,更考验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增强企业服务能力,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深圳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固态电池极片覆膜机-电池清洗机-深圳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